職場哲學 | 如何跟討厭的人共事

朋友很苦惱的問我到底要不要接受公司給她的晉升?

我說:「為什麼不?」

她說:「因為我不喜歡跟那些討厭的人共事。」

我說:「妳討厭他們,卻願意讓他們位階比妳高,讓他們可以管妳?這什麼道理?」

這句突破她的盲點,她轉頭答應公司的晉升挑戰。

別讓討厭的人決定妳發展的高度

職場是個修練場,什麼樣的人都存在。我們不能期望與我們共事的人事物樣樣如我們意。更何況職場本來就各憑本事,別人都不在乎被妳討厭,我們為什麼要被她的討厭而影響自己可能的發展。我們能把這種討厭的人化為視而不見,或無懼與他對視,表示我們在職場的技能又往上一層。


拆解討厭的心態

「討厭」的心態很微妙,我們不妨來拆解看看:

1. 討厭,通常來自沒有符合我們的期待

這世界最荒謬的是,我們知道每個人都不同,卻渴望每個人待我們都能如自己所期待。

例如:

我們講話有禮貌,聽到張口說話粗魯的人,討厭。

我們以為對方該熱情回應,但他冷淡微笑,討厭。

我們要求事先計劃,卻遇到先做再說的人,討厭。

我們總是要求完美,卻遇到得過且過的人,討厭。

我們一向以善待人,卻被以尖酸算計相待,討厭。

生活中,有太多這種讓我們討厭的行為模式,很多來自於以為對方會給我們要的回應,而他沒有,他不在我們的期待與掌控中,讓我們沒有安全感,所以討厭。

2. 討厭,有時是忌妒的偽裝

他擁有我無法擁有的,這種「愛而不得」會讓人產生忌妒與羨慕,在兩種狀況下會轉變為討厭:

一是:他得我努力卻不能得的結果,這個結果刺傷我的心。我討厭那個奪我所愛的人。

二是:他為我所不敢為,他的光芒刺傷我的眼。我討厭那個敢行動的人。

於是「討厭」變成忌妒的包裝、掩飾自己技不如人的受傷、得以保護自己害怕的內裝。

所以,當我們必須跟討厭的人共事,可以怎麼做:

  1. 先明白自己討厭他的原因,來自於自己內心的哪個條款。明白自己,自然就能看穿討厭。
  2. 再審視自己工作目的?是要擁有築夢的能力還是要擁有生活的財力。
  3. 審視這工作能符合我的目的嗎?如果不行,就不用浪費時間跟討厭的人磨合,另尋他處。
  4. 如果尚無能力尋覓他處,放下執念,視而不見。別硬要找出對方優點轉化情緒,逼死自己。
  5. 如果這工作可以符合我的目的,解決共事焦慮的唯一辦法,就是,全力以赴,強大自己,超越對方,讓對方不再是我們的困擾,甚至成為他的困擾。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不要期望人人都如我們所愛。

想想自己也許也如劉嘉玲說的:「你以為自己在忍別人,其實人家也在忍你,你以為自己很好搞定啊」

先搞懂自己,才能找到生存對策。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