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職場的態度,決定別人對你的態度
一位在外商擔任行銷副理的小老弟終於提辭了他三年來小心翼翼維護的工作。
他說他已受不了這公司的反反覆覆,與同事間情緒波動的紛紛擾擾。他為了顧全大局,每次的活動專案提出後,都會徵詢他人的意見,再依他人的意見加以修改,最後卻讓主管同事都說他沒想法,結果誰都沒討好,反而落得能力不好的評論。自己受盡了委屈,也飽受批評,長期忍耐下來,已讓自己情緒深受影響。
他本身是台大商學碩士,行銷經驗已有十年的他,被評批得一文不值,我也深感奇怪。後來深入了解他過往的工作模式,發現問題出在他不敢在工作上堅持自己的想法,簡單說,他不敢面對相反意見的場面。
做人很重要,敢表達喜惡更重要
職場上,總說做人很重要,但得到晉升的人絶對都不是好好先生跟好好小姐,而是有自己堅持與看法的人。職場上所謂的「做人」不是讓人人都覺得我們好相處,而是讓別人知道我們的態度,要別知道態度,就得表達自己的喜惡,想法跟執行力。曖昧不明的態度,只會讓自己陷於泥沼,無法自救。
其實我們很怕遇到一種人,問他意見,他說沒意見,你做得很好。但具體好壞不說。我們實在摸不清他的想法,只感到一股無力感。像是撞上了棉花牆,久了,也無人會想問他的意見。
職場上的相處,可以隨和,但不要妄想跟誰都和。當你企圖人人都好時,往往結果都是人人無法跟你好,無法深談。
不當職場透明人的方法

你敢表現出自己的喜惡,別人還會敬重你三分。
不敢表現,別人只會把你當透明人。
也許妳不知怎麼開始,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法開始,循序漸進。
1. 從表示感謝開始
是「感謝」不是「讚同」。別人提了一個意見,也許並不是那麼完美,但這也是對方的想法,我們謝謝對方可以說:「謝謝你提供我這個想法,如果要達成目的話,我的想法是…..」同時我們也提出自己的看法,這才能讓別人有機會明白我們的想法,並且一起討論。如此一來,對方有成就感與參與感,我們也能聽到不同的想法,能將一個心中的小火苗點亮成一把照明燈。
2. 適度「展現進度」
職場上,我們無法拒絶上級指派的工作,但我們可以告知現在手上工作的進度,如果有額外的工作插入,可能要先暫停手上的哪個任務。這樣清楚的告知,才能讓上級明白目前的狀況,預防往後工作時間的延後。
還有一種狀況是,別人請你幫忙,請記得妳都不是義務性幫忙,不管自己有沒有空,都請告知現在的狀況,如有空想幫忙,可以告知幫到什麼時候。讓對方也能有一個衡量拿揑,是不是要請托你。
在職場,這就叫態度,有了態度才有溫度,別人才能感受到我們的存在,明白與我們相處的界限,我們也才能有立足之處。
[…] 我在上一篇文章-職場要混得好,你得有態度 提到的那位小老弟,也是在放下害怕離職後,專心經營他的興趣,短短不到三個月,收入已是上班收入的二倍,月收破六位數字,現在開心得不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