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在婚姻裏孤單的妳 | 有種冷漠情人叫「逃避型依戀者」

妳曾經愛過冷漠情人嗎?

明明他也曾熱烈地追求過妳,但怎麼關係一旦確立後,整個人就變了樣,時不時就不見踪影,對妳的事總心不在焉,妳抓得越緊,他逃得越快。妳的傷心難過,對他來說是壓力。妳實在覺得他不愛妳,他卻又不承認他不愛。

反反覆覆,妳以為妳遇上了渣男,大罵他是愛情騙子,跟朋友哭訴他對妳多差勁,然後在他的態度中,開始否定自己的價值,為此傷透心,認為總是遇上錯的人,然後不再相信愛,不再相信自己。

也許妳不是遇上了渣男,而是遇上了「逃避型依戀者」

我的朋友C,就遇上這樣的人


婚姻裏的孤單比外遇更讓人難以忍受

「我究竟要不要離婚,這樣我會不會成為婚姻的罪人?」

「可是我在這段關係裏,感受不到愛跟關懷,我們已冷漠到就連他踫到我的手指頭我都想彈開,離我太近,我還會下意識的往旁站一步,怎麼一起生活?到底該怎麼辦?」

「我真的要這樣在婚姻裏孤單一輩子嗎?」

面對C的訴說,我知道她不是在尋求一個答案,而是在給自己力量擺脫這段孤單的婚姻。

C有雙迷人琮色大眼,就像戴了美朣一般,讓人著迷。身材高挑,皮膚白晰,個性大方,要命的是,除了工作能力強外,還很會做甜點跟料理。不管前晚加班到多晚,隔天一定早起幫老公小孩作早餐、假日做三餐,時不時還做美麗又美味的甜點。工作忙碌,卻還包辦所有家事。生活過得十分有儀式感。我都說她實在太賢惠,她兒子以後很難很找到老婆了。

她也是身邊許多男人心中理想的女神。即使踏入婚姻多年,默默等著她離婚的男人還是一大把。

她老公自結婚後把經濟大權交在她手裏,買房買車存款都在她名下,每月跟她申請零用錢。重點是她老公收入很高、工作努力。她有一個很符合世人標準的好老公。

但,只有我們這些好朋友才知道,她的婚姻裏充滿了孤單。

身體不舒服,她老公通常只默默看她一眼,沒問任何一句話,然後就默默地上班或做自己的事。

她問:「怎麼不會問一下?」

她老公回:「我又不是醫生,問了也沒有用。」

然後,她只能自己默默的去醫院。即使住院,也是娘家人來看顧。不見她老公。因為她老公認為他不是醫生,去了也沒用。

刮風下雨,即使颱風天,也叫她自己叫車回家。因為他說開車去接,車會淋濕,叫車一樣是車,何需他去接。

假日裏,她老公總跟著朋友同事打球或喝酒,因為他說這是他自己的時間。而她最多的是與我們這幫朋友一起帶著小孩喝下午茶,天氣好時,河濱公園騎腳踏車,吹吹風。我們甚至沒聽過她們一家人出去哪裏遊玩過。

她老公跟她說最多的一句話是:「今天要吃什麼?」就連她加班,她老公都問她,那他要吃什麼?

沒有愛,沒有交心,沒有關心,沒有溫度,有的就有像室友般的在同一屋簷下生活。

這樣的日子,她過了十幾年,她把全身力氣都耗盡,累到無法再為婚姻做點什麼努力了。她想不通,既然不愛她,為何要跟她結婚? 這個疑問也讓她不斷否定自己的價值,摧毀自信。

但是,她老公認為他已把錢都給她了,這已是最大的愛,還需要什麼?婚姻不就是這樣嗎?一家人不就是這樣嗎?

她幾度提出離婚,她老公十分驚慌,不知自己做錯什麼。他總是承諾會依她的要求改變,但結果還是又回到原點。她老公也感到十分無力。

她無法狠下心真的斷了婚姻,除了小孩因素以外,她老公沒有外遇,人際關係良好,努力工作賺錢,還把所有財產都給她,沒有做任何外人眼中足以構成離婚的錯事,她怎麼開口,怎麼跟別人訴說,她們之間已連最親密的肌膚之親都讓她像被侵犯一樣難受。

她多希望他有外遇,好讓她能正大光明結束這段喘不過氣的婚姻。

在愛裏的孤單,如同溺水一樣令人窒息。

愛裏的孤單

所謂靈魂伴侶是神話嗎?

當我們還是小女孩時,都渴望遇到一位白馬王子。長大了,希望遇到靈魂伴侶。但當我們踏入真實生活,才明白不是每段婚姻都如同童話故事般美好。

我很認同一句話,「沒有對的人,只有對的關係。」只有在對的關係中,才會出現靈魂伴侶。

而往往最折磨人的,就是這「對的關係」。我們以為只要努力把事情做對,就能把關係磨合成好的關係。卻忽略,只有一個人努力只會讓關係越來越錯,而且,也不是所有的關係都能完成磨合。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各自不同的成長背景與習性認知。

C的父親很疼她,但在她國中時就過逝,媽媽很重男輕女,導致她要很努力唸書及工作證明自己在家的重要性,渴望能獲得媽媽的重視與疼愛,總無法如願。在遇到大她十歲的老公時,這個承諾照顧她的男人,在她心中填補了對父愛的思念。

但卻沒看懂她老公生在一個互動冷漠的家庭,父親很早過逝,母親跟男朋友生活,三天兩頭不見人,因此在成長的過程中,她老公幾乎都是一個人帶著弟妹三人生活,小小孩被迫提早長大面臨生存的挑戰。什麼是家庭溫暖,什麼是關心,在他心中很模糊,他只知道,他要努力照顧弟妹三餐,他半工半讀,努力工作。他認為這就是家庭的全部。

兩人結婚後,C很努力的在婚姻中做好一切,希望能獲得她要的幸福與愛,而她老公也很努力的用他的認知維護著對婚姻與家庭的責任。

沒有對焦的付出,忽略了認知自我與認知別人,最後落入爭論對錯的慣性,結果兩人都傷痕累累。


人之人之間的相處都存在著依戀型態

人之人之間的相處都存在著依戀型態,分別有:逃避型、焦慮型、安全型。

這個理論最早來自於嬰兒和母親的互動關係,隨著心理學家的研究,漸漸地被帶到了成人伴侶世界當中,並成為當代探索成人感情與人際關係最重要的理論之一。

以依附關係來說,C很明顯是焦慮型依戀者,她老公很明顯是逃避型依戀者。

逃避型依戀者的特徵

在崗田尊司所著的「孤獨的冷漠」一書,對於逃避型依戀者(包含逃避性人格)最主要的特徵:

1. 不主動尋求與他人親密關係,以迴避伴隨而來的長久責任。

2. 習慣壓抑情緒與情感,不擅長自我揭露,面對他人時放不開,即使對方試圖親近或釋出善意,也 只會露出冷淡的態度。

3. 比起跟他人的相處,獨處時更為輕鬆自在。

4. 不懂依賴別人與尋求別人的協助,傾向用自己的力量解決問題。即使難過也不易表現出來。

有迴避型依戀特質的人,也會不敢接受,甚至懷疑別人的好意,讓關係中的另一方時常產生錯誤的自卑感,以為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或是自己是不值得信任的,不值得被愛等錯誤的認知。

此類型的人也難以承接別人的情緒,因此通常被認為比較沒有共情能力與同理心。

愛裏的孤單

如何面對逃避型依戀者的冷漠情人

1. 不能做的事

  • 不能冷漠相待

我自己也是逃避性依戀者特質,因此我的愛情每每也都在對方質疑我不愛他中爭吵而結束。我帶著失敗戀愛的教訓,尋求不會要求我負擔太多情緒的另一半,最後卻是找到了跟我同是迴避型,以為這會是我所想要的婚姻,但最後卻因彼此的冷漠而再度分開。

我很明白,這種冷漠是用來掩飾內心極度的不安全感。如果兩方都冷,那只能說「Bye~囉」

  • 不能情緒化糾纏

也不能表現過於熱烈與激動,這只會讓逃避型依戀者反感,因為不知如何應對,不習慣表達內心情緒,因而感到有極大負擔,最後索性逃離。

千萬不要因為急於求證對方對自己的愛,而不斷逼問、責備,尤其是焦慮型的人通常會產生這種糾纏行為。這只會讓逃避型伴侶感到威脅,為了保護自己而關上心門。但偏偏逃避型都會通常會吸引到焦慮型依戀者。

2. 妳可以這麼做

  • 先確認自己的依戀類型,如果自己是焦慮型的人,放手吧。如果妳真的很愛他,健全自己成為安全型依戀再去愛他。
  • 給逃避型依戀者空間,他想獨處時,給他空間,妳去做自己的事,不打擾他。給與具有同理心的正面回應,等他耍完自閉後,看到妳的安定,他自然會向妳靠近。因為他知道他是安全的,妳不會因為他的舉動而離開或有負面情緒。
  • 當逃避型在痛苦時通常不願與人交談,妳可以用「什麼都不用說」取代逼問,揣摩對方當下的感受,或者試著以「你是不是覺得……」等側面詢問的口氣,觀察對方的反應,不要執著於當下的答案。給對方不用回答也沒關係的保障比讓對方說話更重要。
  • 他會被內心強大而穩定的人吸引,因為會有安全感。不會讓他因感覺被拋棄而需要武裝內心的難過。那麼他就會放鬆而自在的與妳相處,哪也去不了了,因為沒人能像妳這樣理解他,那麼就會慢慢對妳產生信賴與敝開心房,什麼話都願意對妳說,彼此的親密感也會慢慢產生。

對自己有正確的認知,才能遇上有一段對的關係。

當我們在愛裏哭過,恨過後,永遠記得進入自己的內心,找回自己,才有可能真正幸福。


好書推薦 : 孤獨的冷漠

這本書不僅分析了逃避者依戀的生成與行為模式,更提供了如何面對逃避型依戀者。很值得一看。

真心推薦給妳。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