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想去應徵某公司,詢問我那家公司狀況何?當然主要是問內部是否會內鬥。
我回他:「這家公司業績成長中,但所知內鬥的厲害。」
朋友聽了有些猶豫:「那還能去嗎?」
我說:「去,哪家公司不內鬥,尤其是內鬥但業績還能成長的公司,更要去。再者不經內鬥能力怎麼變強,而且會內鬥的都是有權勢相關的職位,就看你要不要角逐這內鬥人選囉。」

人在江湖走,內鬥趕不走
關於內鬥,我們要認清以下四點:
1. 哪家公司不內鬥,加不加入而已。
關於公司內鬥,是上班族聞之卻步的重要關鍵。
要跳入戰局,取得寶刀護身,還是一開始就不加入戰局,明哲保身,選擇在自己。但在職場上想明哲保身通常也等同缷甲歸田,得做到平靜如同公司邊緣人。能忍受?
當然,我們都想待在一個環境舒適,人事和諧的工作環境中,但在同一體制下,還是會因每人標準跟想法各有不同,有所爭執,且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只要有利可圖的地方,就有鬥爭。這點,要看懂,更要想通。
2. 只有惡鬥及善鬥,沒有不鬥。
公司不是慈善機構,也不是休閒中心,大家來喝喝茶,聊聊天,對工作有交待就可以拿薪水的地方。
所以為了保住自己飯碗,有人會惡意打壓、威嚇、明裏暗裏不讓別人好過,或是自己不好,也不要別人好,這是惡鬥。通常會允許惡鬥的公司,也不會成長。在裏面工作只會讓耗弱自己元氣,浪費自己生命。
但有的公司為了讓計劃執行更順暢,達成目標,彼此之間雖有爭執不愉快,恨得牙癢癢,但終究會有主導力量導正回歸共同目標。或是為晉升及增加自己報酬,明爭暗鬥增加自己的能力,證明自己,這是良性競爭,這叫善鬥。不僅能增強個人格鬥能力,公司也會進步。
3. 不怕鬥,就怕沒有能力鬥。
若能選擇迴避險惡誰會想鬥。但請記住我們本來就處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環境,沒有爭鬥的本事,遲早被淘汰。不止工作,我們連愛情、親情都會有競爭。甚至連出生都是競爭而來的。長期處在一個沒有競爭力的地方,不僅失去應變能力,更失去生存能力,想要換工作都害怕,覺得自己與外面世界格格不入。於是路就越來越窄,這就怨不得別人了。
4. 鬥於無形,最高境界。
有種鬥叫「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我可以不身先士卒,卻可隔岸觀火,推波助瀾。這種鬥可以保全自身,又可達成目標。當然要到這種境界,必須先經過前面三階段歷程。
到這種階段,已具備四兩撥千金的手腕,看什麼都風清雲淡。
恭喜,自由了。
所以不要怕鬥,鬥可以讓自己心理素質強大。
要鬥就選擇「善鬥」,讓自己格鬥技能晉級。